小米怎么吃八哥?
小米(粟)是小米的别称,古称粟或粱。 拉丁学名Setaria italica (L.) P. Beauv.,别名粟米、粟黍、籼粟、小米、稞粟、小黄米、小小米。属禾本科玉蜀黍族玉米属,与水稻同属于C3植物,但不同的亚科。 小米原产于亚洲东部,在中国至少有2000年的种植历史,主要分布于我国北部和东北部,在南方也有少量种植[1]-[4]。
小米具有健脾和胃、补益肺气的作用,主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四肢倦怠、肺虚咳嗽、便溏泄泻等症状。《本草再新》记载其“补中益气,消渴除湿”;《本草纲目》载其“治反胃热痢,补虚损,开肠胃风,主消渴”;《药典》中亦称其有“健胃,止泻,助消化”之功。
目前对小米的药理作用研究得最多的是其对消化系统的影响,研究发现,小米中含有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E、尼克酸、胆碱等成分,这些物质能刺激人体分泌胰岛素,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尚有促进胆汁分泌,加强胃肠蠕动,缓解腹胀和消化不良等症状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小米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突变、降血脂、降血糖、抗菌消炎等作用,其中抗氧化作用可能是通过清除自由基,阻断脂质过氧化过程而实现的[5]-[8]。
除药用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经常用小米来煮粥喝。《本经逢源》中记载“粥饭为食,调养胃气……每晨开水泡少许,代茶饮,有润肌明目、健脾补肝、壮肾之功效。”《饮膳正要》中也记载了“粟米汤,治脾胃衰弱,饮食少进。”可见,常喝小米粥对于调养脾胃、增进食欲、强身健体都有良好的效果。 不过,中医理论认为,气虚者宜吃甘温之品,如小米,所以气虚的人可以吃小米。然而,阴虚有热的人群就不宜食用了,否则可能会加重病情。例如,患有肝炎的病人出现肝气郁结,表现为情绪压抑、口苦咽干、胸闷脘腹胀痛时,就应该以疏泄肝气为主。若再食用滋阴的小米,就相当于“雪上加霜”,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在服用中药治疗期间,建议不要食用小米,以免干扰药物的作用,使疗效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