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狗注射疫苗针么x消毒?
1、首先,你应该了解注射疫苗的原理。疫苗是通过刺激动物免疫系统产生抗病原体物质(如抗体)来起到预防作用。也就是说在注射入机体后,疫苗作为外来刺激物使机体会发出对抗病毒的信号,这个过程是免疫应答过程的开始。此时,机体开始分化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记忆B细胞储存于淋巴组织中,随时可以进入增殖状态;而效应B细胞则迁移至淋巴液或血液中,寻找并攻击病毒颗粒。这种免疫应答的触发需要各种细胞的协作,包括抗原呈递细胞(APC,主要为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Th)、抑制性T细胞(Ts)等,以及这些细胞间相互作用产生的细胞因子网络。 对于已经接受了疫苗注射的动物而言,其体内已存在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抗体。只是此抗体浓度很低,无法有效地发挥清除病毒的功能而已。这时,如果受到相应抗原的刺激,则可以引出抗体的生成及免疫记忆B细胞进入增殖状态的过程,从而达到抵抗病原侵袭的目的。 注射剂型疫苗的关键在于如何诱导机体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而对于注射后的效果评价,目前尚无理想的检测手段。大多数试验都采用血清学方法测定抗体水平,这种方法只能间接反应免疫应答的情况,不能直接确定抗体对机体的保护作用。有些疫苗还需进行细胞免疫功能测定为免疫成功与否提供了更直接的证据。
2、其次,你要清楚注射疫苗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常见的不良反应多为注射部位红肿热痛、嗜睡、疲倦、食欲下降等轻度症状,一般可自行缓解。 极个别接种者可发生局部过敏反应,表现为荨麻疹,身上出现风团,轻者停药后自行恢复,重者需到医院治疗。另外,少数人会出现发热现象(体温不超过38℃),这多是疫苗刺激机体正常免疫反应的表现,不必过于担心。 如果出现发热持续高亢、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接种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后可获得长期的保护作用,但预防性接种后4年内仍需定期注射,以防免疫失败;而在感染率低的地区,疫苗接种后4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再注射一次效果更佳。对于乙型肝炎疫苗而言,三针注射后,间隔1及6个月后再加强注射一针即可。但对于麻疹疫苗来说,由于目前的措施仍不能完全防止感染,故需要连续接种3针,第1针接种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3针。
对于大多数繁殖场来说,犬舍空间较为封闭,犬群密度也比较高,而且绝大多数犬只的免疫力都相对比较低下,犬只感染发病的几率非常高,因此对犬舍环境进行严格的消毒非常重要。目前,一般繁殖场的消毒工作程序主要包括选择消毒药、喷洒及擦拭消毒等操作,其实,这样的消毒程序是不够完善且存在很多缺陷的。
一、消毒程序
在喷洒及擦拭消毒之前,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将犬只转移出犬笼或犬窝,然后清扫犬笼或犬窝的表面(包括内部与外部)的杂物、狗毛、粪便、食物残渣等异物;其次,用流动水冲洗犬笼或犬窝的表面(包括内部与外部)脏污的区域;最后,再喷洒或擦拭消毒药进行消毒。
二、消毒药的选择
常用的消毒药有2%-5%氢氧化钠溶液、0.01%-0.2%碘(碘制剂)、0.05%-0.3%过氧乙酸、0.5%-2.0%氢氧化钾溶液、0.5%-1.0%苯酚溶液、0.3%-10%次氯酸钙溶液、3%-5%福尔马林溶液、0.05%新洁尔灭溶液、1%-2%煤酚皂溶液、0.1%升汞等等。虽然消毒药的种类非常多,但大多数消毒药都不能有效杀灭冠状病毒与疱疹病毒(即犬冠状病毒与犬疱疹病毒),使用这些常规消毒药,一般只能有效杀灭肠道与生殖道的病原菌。由于犬冠状病毒与犬疱疹病毒是犬群中引起肠道、生殖道感染与传染病的主要病因,因此,选择能有效杀灭犬冠状病毒与犬疱疹病毒的消毒药,并定期替换消毒药的种类,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有效杀灭犬冠状病毒与犬疱疹病毒,建议选择醛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含碘消毒剂(即碘制剂)、氧化剂消毒剂、强碱类消毒剂等。这类消毒药一般都可以有效杀灭犬冠状病毒与犬疱疹病毒,且这类消毒药都是低毒消毒药。
醛类消毒剂主要包括甲醛、聚甲醛、戊二醛、二乙烯二醛等等;酚类消毒剂主要包括煤酚皂(甲酚肥皂与甲酚钠磺酸盐溶液)、苯酚、二甲苯酚、焦油酚、双氧苯酚、丁基酚、苯扎溴铵、苯甲酸苯酯等等;含碘消毒剂(即碘制剂)主要包括碘酊、碘伏、聚乙烯毗咯酮碘、络璜碘、碘酸、碘酸钠、碘仿、碘酸钾、碘化钾等等;氧化剂消毒剂主要包括过氧乙酸、过氧化氢、氢氧化钾溶液、次氯酸钙溶液、次氯酸钠溶液等等;强碱类消毒剂主要包括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石灰乳等等。
特别提醒:消毒药的使用浓度与作用时间是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根本保证,若使用浓度过低或作用时间过短,都不可能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